close

蘭嶼,早期宋朝稱為「淡馬顏」,漢人自清初來台稱之為「紅頭嶼」,島上的達悟族則稱
它做「Ponso no Tau」,人之島。
達悟族(Tau)是蘭嶼的原住民族,日治時期稱「雅美族」(Yami, 和阿美族稱Amis有別),
現今人口約3500人,分布在島上的四個村六個部落之中。


人的由來

好久好久以前,有個天神從南方來到了人間,當時人間只有海,所以天神先做出一個小島,
但是這島太小了,天神越看越不順眼,於是另外造了一個,就是現在的蘭嶼,前面那個太小
的島就是小蘭嶼了。

島的大小滿意了之後天神又覺得,島上沒有人居住實在很單調,於是他把兩個孩子分別塞進
石頭和竹子裡面,然後用力扔向蘭嶼,於是重的石頭掉在大森山上,輕的竹子掉在海邊。過
沒多久石頭裂開來,生出了石生人,以果汁維生;竹子也發生一樣的事,生出了竹生人,喝
竹子裡面的水維生。

又過沒多久,石生人的膝蓋發癢,不久就從右膝生下一個男生,從左膝生下一個女生;竹生
人也分別從左右膝蓋生下一男一女。石生人和竹生人生下的兄妹長大之後各自結婚,可是生
下的孩子不是瞎了眼就是瘸著腳,直到有一天石生人和竹生人相遇了提起這個問題,他們決
定讓各自的兒子和對方的女兒結婚,果然這樣一來生下的孩子就都是正常人了。

有一天石生人的孫子看到門口有小的動物在吃大的動物的奶,就問他的爺爺說:那個會『伊kiki』
叫的動物叫什麼名字?石生人跟他說:你去抓一隻來看看就知道了。於是孫子找了各種的東西來
給石生人看,有名字的就告訴他叫什麼名字,沒有名字的就幫他取一個,石生人最後一個命名的
東西是樹(anak),樹被命名之後被孫子們從前面拉開,石生人就因為下顎酸痛裂開死了。

石生人還在世的時候除了命名以外還教導他們唱歌、造鍋、蓋房子、釣魚等等知識。


飛魚的傳說

有一天,眾人往沿海抓蝦、貝類,突然在礁石溝上發現兩條有翅膀的魚,於是眾人圍捕之下
抓到一條,另一條越出溝池飛向海洋。他們回村之後向其他人炫耀桌了一尾有翅膀的魚,然
後把魚和其他的蝦、貝一起煮,煮完之後給全村的人一起享用。過幾天全村人紛紛生病、皮
膚潰爛怎麼醫也醫不好,同時也發現飛魚群也大量得瘟疫死亡。

飛魚的頭目黑翅膀於是招集了所有的飛魚群商討對策,那隻死裡逃生的飛魚就說了:島上的
人類把我們和其他的蝦、蟹、貝類一起煮!黑翅膀恍然大悟,就跟飛魚群說:人類生病很可
憐,我們生病也不好受,我去托夢給老石生人好了!於是黑翅膀托夢給老石生人自我介紹說
是每年二月到六月的洄游魚群,還有為什麼島上的人和飛魚都在生病,請人類不要把飛魚和
其他海產混煮,要煮食飛魚要用另外的鍋盤和其他的魚類區別。

這時的人類已經向地底的地鼠人學習到如何造拼板舟。因為要講述的禁忌還很多,所以黑翅
膀和石生人約定隔天和魚群在海邊岩石上相會,屆時黑翅膀一一介紹了各種魚隻的名稱和對
待他們的方式、規定哪些是老人吃的魚、哪些是小孩吃的魚,逐一說明每月的形式規範、祭
儀、禁忌,還有漁船的組織方式、祭拜食物的處理等等都有詳細規定,這些規定和禁忌構成
了達悟族社會生活的主要基礎。


想要寫這個是因為在都蘭遇到的劉小姐給了我一尾燻飛魚,讓我想到「台灣族群關係」這堂
課上講過,飛魚是達悟族人主要的肉食來源,所以對它有許多的禁忌存在。網路上的資料說
到了每年二到六月的飛魚季時禁止捕捉其他魚類,這個傳統近年獲得漁業署背書,這時期蘭
嶼周圍海域禁止十公噸以上漁船作業,就想要詳細記載一下達悟族的起源和飛魚神話的故事。
我想,原住民本身的禁忌和神話裡面其實蘊含了很多最近熱門的環保意識,有機會再來介紹
別的吧!

關於達悟族人的其他生活傳統按這邊

最後秀一下燻飛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bay 的頭像
    abay

    abay的實驗室

    ab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